习近平主席所谈到的“同志加兄弟”友谊,正是中越两国同舟共济、携手前行的真实写照。60年前,一群年青的兵士走出国门来到越南,他们,便是给“同志加兄弟”的中越友谊印染鲜红底色的人。
“为正义出征,为兄弟报仇”,
82岁老兵回想援越抗美战役
1964年8月,美国借“北部湾事情”发动了侵犯越南的战役,一起美军飞机屡次侵入我国领空,直接要挟着我国的安全。为协助越南公民抢修越南北方的铁路、公路和改进其运送条件,保证运送线的疏通,1965年6月,我国公民解放军铁道兵部队赴越,背负河内以北区域铁路的抢修、抢建使命。
“美国摧毁越南公民的房子,多少越南人无家可归,让咱们挂心。美国又轰炸中越边境区域,把火烧到咱们我国家门口,咱们岂能坐视不管?咱们的援越抗美战役是正义的。”援越抗美老兵吴以先回想起1965年出征时的现象,目光中透着坚毅。
4月12日,这位从老家湖北洪湖走出去的铁道兵老兵士回到武汉参与战友集会,他向长江云新闻记者叙述了60年前的那场战役,吴以先说:“我其时22岁,那时兵士们都很年青,心中只要一个信仰,那便是保卫家乡,援助越南兄弟。”
中越边境友谊关
“毛主席一声令下,咱们的部队就跨过友谊关,誓死消除美帝国主义!”吴以先说,其时铁道兵部队以工程队的名义援助越南作战,进入越南时兵士们都穿戴工装。在那片生疏的土地上,像吴以先这样年青的铁道兵兵士肩负着使命,面临艰苦的环境和不知道的应战,心中却一直燃烧着坚决的信仰。
抢修铁路是援越部队最重要的使命,不管烈日炎炎仍是暴雨倾盆,铁道兵兵士都不曾松懈,用鲜血与汗水铺就一条条生命线。“最重要的是抢修车站,那是运送物资的纽带,稍有延误便会影响大局。”吴以先说,“炸了修,修了炸,敌机走后咱们又立刻抢修起来,保证物资顺畅运抵前哨。”
废寝忘食,铁道兵兵士与时刻赛跑,每一次成功修正都是对敌军的坚决反击,每一次成功修正都是对越南军民的有力支撑。铁轨在脚下延伸,似乎衔接着家国与战场,每一颗螺丝钉都凝聚着铁道兵的决计。
吴以先与战友们在越南
他身负重伤坚持战役,
33枚弹珠至今仍留在体内
1965年12月1日下午2时许,吴以先地点的连队突遇美军轰炸,敌机向我方阵地发射火箭弹。在防空战役中,抱着弹盒的吴以先身子一震,瞬间跌倒在地,他的右手掌被弹片打穿,颈部挂彩,肚子被炸开了,肠子露了出来。吴以先不管重伤,持续合作机枪手对空扫射。五分钟后,敌人在我军坚强反击下只得匆忙窜逃。
战役完毕后,吴以先被紧迫送往医院,医师用了两个多小时在他的右手背部找弹片,弹片没有找到,却清出了一块又一块碎骨头。经过长达7个小时的手术,命悬一线的他奇观般生还。为了赞誉吴以先在战役中的勇敢体现和卓越贡献,部队党委在这场战役后颁发他“一等功臣”勋章。
2014年的一次全身体检中,年青的医师对老兵士吴以先说:“请您把项圈摘下来再做CT。”吴以先感到疑问,匆促解说:“我从来不戴项圈,怎样会有项圈呢?”另一位医师细心检查CT印象后发现,所谓的“项圈”原来是炸弹爆破后散出的33枚钢珠,其中有一枚差几毫米就会击穿吴以先的颈部动脉,直接要挟到他的生命,这些弹珠至今都留存在吴以先的体内。登时,在场的人都陷入了缄默沉静。
吴以先
吴以先的颈部至今留存33枚弹珠,如一圈项圈
“这是我与战友并肩作战的见证,是我的勋章,我愿与它们共存。”那场战役,吴以先用生命保卫了祖国的庄严,33枚弹珠好像铭肌镂骨的印记,铭记取他的无畏与忠实。
1968年新年,越南政府将刻有胡志明主席题词的“越中友谊 万古长存”座匾颁发给吴以先,2017年,吴以先将这块座匾捐赠给湖北省荆州市铁道兵援越抗美战役博物馆,作为那段前史的见证,鼓励后人铭记那段跨国界的战役友谊。